13歲的台灣「網球神童」曾俊欣,能走職網路,全靠他的父母在夜市擺攤賺錢。(劉宗龍攝)13歲的台灣「網球神童」曾俊欣,能走職網路,端賴他的父母在夜市擺攤賺錢。(劉宗龍攝)中國時報【曾文祺╱台北報導】

曾俊欣奪「Les Petits As」冠軍旋即搭機返台的同時,正準備到新北永和樂華夜市「阿德糖葫蘆」擺攤的曾媽媽蔡仲涵欣慰地說:「俊欣在奪冠的最後一幕流著眼淚,我想,我們都是一樣的。我們一家都很辛勞,不外方針是一樣的,那就很好了,苦也要撐過。」這是真實版,曾俊欣與爸媽的「夜市人生」。

曾俊欣的教練爸爸曾育德(擁有網球B級鍛練證)與媽媽,炎天在夜市擺攤賣飾品、冬季賣糖葫蘆,支持兒子邁向職網路。曾媽媽:「俊欣與弟弟都很體貼,假日城市潛心幫手。」

蔡仲涵回憶:「俊欣幼稚園中班就開始打網球」曾俊欣2歲多時,曾爸爸有時發現他很有天禀,第一次拿球拍拋球就可以揮中。

曾俊欣國小時陸續拿到國內少年網賽最高水準的「四維盃學童網球錦標賽」6屆冠軍,而逐步確定走上網球路。

想走職網路,複雜經費是很多球員家庭的重任,曾家亦是如斯,曾媽語帶辛酸:「我們在夜市16年來所賺的錢,已沒辦法支撐俊欣的經費,還好向朋侪借不消利錢,『只差沒向銀行貸款』。」不過他們夫妻倆心甘情願。

依現實情況,練習、角逐、培訓、營養,估計1年需新台幣3至400萬,「糖葫蘆一支一支賣,10多年來,開銷如何都不敷。」曾媽媽邊串蕃茄邊說。

曾俊欣奪冠後落淚,正是他們一家努力奮鬥的縮影。曾媽媽也落淚:「俊欣知道,他唯有打出成就才有機遇(爭奪經費)。」

曾俊欣這麼激勵自己:「朝職網邁進一直是我十分巴望做的事,我會盡全力打好每顆球,並且做到最好。不善言語的我會不斷地鼓勵本身、挑戰本身、讓自己夠強壯,強壯到被欣賞,才能在網球這條路上繼續進步。」
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