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大學等學生會日前舉辦「2016總統大選青年對談」,國民黨、親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與宋楚瑜都親自出席,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則以「另有行程」為由缺席,交由副手陳建仁代打。朱立倫表示,對蔡英文不出席的說法感到納悶,好像是「平時常常陪孩子吃飯,就可以不必幫孩子過生日了」,另指出每位總統參選人的行程都很多,出席與否是心態問題。 代表蔡英文出席的陳建仁對此回應表示,當時就已告知蔡英文另有行程,主辦單位也欣然同意。聽到陳建仁的回應,還真是令人有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,試問主辦單位接到蔡英文辦公室回答無法出席,將派副手代表參加後,除了欣然同意以外,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?蔡英文陣營聰明一點的作法,就是選擇不回應,把主辦單位搬出來當擋箭牌,反而更落人口實是「心態問題」。 蔡英文以「另有行程」為由不出席「青年對談」,說明這場對談對其選情沒有加分作用,所以才會請副手代表,否則基於選票考量,還有什麼其他行程比這行程更值得親自出席呢?蔡英文選擇不出席恐因在三位總統參選人中,她在青年人群體中的支持度最高,所以即使不出席,也不會對選情造成不利影響。只是青年人必須要慎重考慮的是,還沒選上就如此不重視青年,選上還會重視嗎? 選擇不出席「青年對談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,是因為目前蔡英文的民調最高,若是出席對談表現不好,反而有可能拉低民調而得不償失,才會以「另有行程」為由派副手上陣。副手上陣若反應良好,則對其選情更有幫助,因為副手都表現如此好,參選人本身就更不在話下了;若是副手表現不好,也無傷大雅,畢竟總統大選,選民還是會以總統參選人本身為主。 因此蔡英文選擇不出席「青年對談」,是種穩贏不輸的策略,她為何要搭舞台讓另外兩位總統參選人表演呢?終歸一句話,蔡英文選擇不出席「青年對談」是怕表現不好。若是不怕表現不好,又豈會請副手代打,畢竟每一次的曝光,都會對增加選票有幫助,那有參選人會嫌票多而不出席重要的對談呢?這不是心態有問題,又是什麼!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總統辯論上,過去三屆總統大選的辯論都是由「四報一社」--中國時報、自由時報、聯合報、蘋果日報及中央社與公視辦理,偏偏此次總統大選辯論,民進黨陣營堅持要由三立取代公視來主辦。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表示,三立邀請在先,親民黨同意後,國民黨也早在八月間同意,如今卻不認賬,以必須由公視舉辦為由,拖延辯論會的舉辦進程。 試問過去三屆總統大選的辯論的主辦單位,有發生任何中立性、公共性的問題嗎?顯然沒有,否則為何可以連辦三屆?既然沒有,為何要換?偏偏堅持要換的陣營,反而指責別人執意要指定單位舉辦辯論是在拖延,卻又提不出同意換單位主辦辯論的同意書,誰在拖延辯論,還不明顯嗎?蔡英文為何要改變過去辯論主辦單位的傳統,要另起爐灶呢?恐還是因為擔心表現不好的心態作祟。 不論是參與青年對談或總統大選辯論,蔡英文都是採取閃躲的策略,猶如對「九二共識」採取閃躲的策略一般。歸根究底,蔡英文就是擔心真實面對後會有表現不好的後遺症,以致於影響選情。只是選舉時可以因選情考量而閃躲,執政後豈能如此?更何況還沒選上就開始閃躲,取得執政權後沒有選票壓力,豈不更變本加厲,選民又豈能不睜大眼看清楚! 【中央網路報】

黑糖薑母茶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dr994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